当前位置:首页 >> 信本学院 >> 研究报告
《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目前国家的金融行业政策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严控风险。中国要建立现代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放开金融准入是各国金融改革无法回避的历史过程。
《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出品方:信本咨询集团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年5月
963人已观看
《千年金融史》简介:

目前国家的金融行业政策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严控风险。中国要建立现代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放开金融准入是各国金融改革无法回避的历史过程。

 
《千年金融史》目录:

《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前言

信本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 7

第一章 金融行业界定和分类 7

第一节 金融行业基本概念 7

第二节 金融行业的分类 7

第二章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概述 8

第一节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8

第二节 金融行业政策环境 9

第三节 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0

第四节 金融行业技术环境 10

 

第二部分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12

第三章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第一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概述 12

第二节 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14

第三节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15

第四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趋势 17

 

第三部分 中国金融牌照行业分析 18

第四章 中国金融牌照概况 18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的牌照 20

一、货币经纪牌照 20

二、第三方支付牌照 22

   第二节 银保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 27

一、银行牌照 27

二、信托牌照 31

三、金融租赁牌照 34

四、融资租赁牌照 38

五、商业保理牌照 41

六、典当行牌照 44

七、保险公司牌照 46

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牌照 47

第三节 证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 50

一、券商牌照 50

二、期货牌照 54

三、公募基金牌照 57

四、基金销售牌照 59

五、基金销售支付牌照 61

六、私募基金牌照 62

   第四节 金融办审批的金融牌照 66

一、融资担保牌照 66

二、小额贷款牌照 69

附:关于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72

 
在线阅读:

第一部分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

第一章 金融行业界定和分类

第一节 金融行业基本概念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它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行业的分类

根据2017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标准,金融业包括4个大类,分别为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央行编码划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也可根据是否持有相关的金融许可证,将金融机构进一步分为持牌金融机构和非持牌金融机构。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宏观层面统一了中国金融机构分类标准,首次明确了中国金融机构涵盖范围,界定了各类金融机构具体组成,规范了金融机构统计编码方式与方法。该《规范》对金融机构的分类:

 

表一:金融机构的分类

 

 

 

货币当局

中国人民银行、外管局

监管当局

银保监会、证监会

银行存款类

银行、信用合作社(含联社)、农村资金互助、财务公司

银行业非存款类

信托公司、AMC、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

证券业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保险业

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保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企业年金

交易及结算类

交易所、登记结算类机构

金融控股公司

中央金融控股、其他金融控股

新兴金融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第三方理财公司、综合理财服务公司

图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章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麦肯锡2019年3月28日发布的金融行业白皮书《中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显示:过去一两年,金融行业核心指标增长也显著放缓,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远低于2014年之前的水平,大部分银行难以实现双位数增长:保险行业在2018年的原保费收入增长仅为4%,远低于2017年同期的18%;中国资管市场也告别了2013-2016年年均41%的高增速,2017年管理资产规模仅增长7%,2018年管理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同时,行业分化日趋明显,A股上市的30家银行中,市净率表现最好和最差银行的差距,从2014年的1.5倍,扩大到了2018年的2.3倍。从保险行业来看,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都高度集中。《2018中国保险年鉴》显示,2018年中国前三大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占整个寿险市场的45%,中小型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小于5%)近年来均未能有效抢占市场,保费收入增长乏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资管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资管行业的很多业务需要金融牌照,牌照资源是做大做强资管业务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国是一个牌照严格管制的国家,金融牌照具有很强的稀缺性。早获得牌照就取得了先发制人的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资管行业,金融牌照的价值不断走高。

第二节 金融行业政策环境

2015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出现的很多乱象引起监管层关注,如“三乱”(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2016年开始,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金融监管涉及到信托公司风险监管、保险资管通道业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保本基金等领域;2017年金融监管更加趋紧,范围包括银行业“三套利”、银行业“四不当”、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融资担保、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交易所、银信类业务等各个领域,涉及范围之广,文件密度之高,前所未有。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金融稳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新时代的来临。

 

目前国家金融行业政策服务实体、服务国家战略、严控风险。金融市场要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总结经验,纠正过往在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上的偏差,继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改革实践证明,在金融领域改革中顶层设计最为重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最为根本,体现中国特色最为关键。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就需要全面提高党在金融市场改革创新上的顶层设计能力。有了顶层设计,全面把控,逐步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就能稳步推进。

 

第三节 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要建立现代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不发展,并购就很难,也就难以建设现代金融体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放开金融准入是各国金融改革无法回避的历史过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放松金融准入门槛是大势所趋,“宽进严管”应该是未来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中国金融行业未来趋势将会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发展。